本篇文章1159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為什么同樣的軟文在搜狐發出來,別人的閱讀量是你的十倍?
客歲某家電品牌在搜狐發布兩篇同主題軟文,一篇閱讀量僅3000+,另一篇卻沖破50萬。拆解后發現,閱讀量高的文章把廣告詞藏在第四段電梯故障的故事里,而數據差的通篇都在吹技巧參數。這揭示了一個本相:搜狐新聞的網民不是來看廣告的,是來獲取代價的。
第一步:摸透平臺的隱形規則
搜狐新聞的推舉算法有個特色:前300字決議生死。編輯考核時,倘若開篇沒出現這三個因素,大概率會被湮沒:
對比兩類開頭效果:
范例 | 平均閱讀量 | 完讀率 |
---|---|---|
抑揚頓挫型 | 1.2萬 | 18% |
沖突牽掛型 | 8.7萬 | 55% |
第二步:內容穿上新聞馬甲
萬萬別把通稿直接扔給搜狐??蜌q某美妝品牌把商品發布會寫成《浦東機場查獲新型私運品竟是明星化裝師必備單品》,閱讀量暴漲12倍。新聞化包裝的中心是找到商品與公共利益的銜接點:
記著這一個公式:公共事物+專業解讀+商品化解方案=及格新聞新聞營銷。
第三步:標題要像新聞聯播導語
搜狐編輯天天考核500+稿件,這三個標題范例最容易過審:
避開“震撼”“驚爆”等營銷詞匯,學會采用“調查表現”“實測發現”等新聞術語。
第四步:埋設轉化暗線
在搜狐做推廣最禁忌硬推聯系方式。某培育機構的高明做法是:在《雙減政令下,海淀家長周新挑撰》文末設置“培育地圖”小程序入口,既不違規又實現留資。合規轉化三板斧:
某家居品牌用這招,單個獲客成本從200元降到37元。
第五步:矩陣式打法破流量天花板
戮力同心在搜狐很難出圈。視察某新能源汽車品牌的打法:
近來發現個有趣景象:那些在搜狐獲取高流量的軟文,每每會在文末標注“本文不構成投資提議”。這種免責申明反而增強了可信承度,某財經賬號測試發現,帶申明的文章轉化率比硬廣高43%。下次寫稿時,不妨試試把廣告用意藏在專業代價里——畢竟,讓人放心的套路才算是最高明的套路。